

(通讯员:吴雨泽 刘治磊)2025年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这一极具历史意义与光辉荣耀的伟大时刻,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银发映初心,青衿践使命”实践团代表怀着崇敬与庄严的心情,来到了鲁山县开展“读懂中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鲁山县团城乡红二十五军烈士陵园,看望守陵老人范钦宪,并送上慰问品。走进陵园,苍松翠柏环绕,纪念碑高耸,园内被老人打扫的干净整齐,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守陵老人范钦宪,虽已年逾过花甲,但精神矍铄,眼神中满是对烈士的敬仰与怀念。他用饱含深情的话语,为我们讲述了红二十五军战士们在这里战斗的故事,也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范钦宪老人,是一名普通农民,但他不仅是义务守陵人,也是2018年“河南好人”,同时还救助了很多贫困学生,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不惜病重的身体,依然四处奔走,为贫困学生筹集善款和物资。他走遍了周边的村庄和学校,挨家挨户地了解孩子们的情况,记录下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他甚至不惜放下自己的面子,向亲朋好友、社会各界人士求助。每一次开口,他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期待和诚恳,让人不忍拒绝。在他的努力下,一个又一个贫困学生得到了帮助。他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学费和生活费,还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会定期去学校看望孩子们,给他们带去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虽然生活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心中有希望,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向美好的未来。他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追求爱与奉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随后,实践团代表一行又马不停蹄地前往鲁山县前教育局局长刘铁僧老人家中拜访,并为刘老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慰问品,表达了对老人的敬意和关怀。刘老身体健朗,精神矍铄,谈起自己的经历,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自己一生干了三件大事:前半生在水电站任职,为国家的能源建设添砖加瓦;后来接触教育行业,在高中任多年年级主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之后到教育局担任局长一职,亲历并推动了鲁山县教育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程。退休后,他又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担任秘书长,负责思想宣传方面的工作,继续发光发热。谈及鲁山县教育的发展,刘老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刘老对我们寄予厚望,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要不忘初心,不忘祖国,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但也要记住,不要妄自菲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要脚踏实地,做出成绩来。”刘老的这番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的经历和教诲,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而我们的使命,就是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奋斗。
读懂中国,我们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读懂了英雄的壮举,读懂了信仰的力量,更读懂了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在三下乡的道路上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以青春之我,续写党的辉煌篇章。